云英语:因学术而改变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红宝5页君的GRE码字之旅(V161 Q170)

毛江(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3本)

考试时间:2014.09.28(北工商考场)

考试分数:V161 Q170 AW4.0

备考时间:VB100h + Y-GRE200h

考完试看到VB161+Q170的成绩,感觉终于一块石头落了地。虽然这个分在高分云集的云英语里不算出色,但申请学校足够用了,够用就行!

我在云英语的纸质材料(还有好多散着印的材料没包括进来)

先说Verbal吧,Verbal是GRE的重头戏,也是备考最主要的部分,几乎是全部。

我最开始知道云英语(Y-English.org)是大一刚开学看到高中同学在人人上的分享,觉得那时就开始准备还太早,只在心里默默拜过学霸就没再多想。但是这件事还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阴影,那时还不知道云英语是怎样的一个存在。于是,我尝试了开始背红宝。奈何本人实在是意志不坚定,在第1页卡了一个月之后,立志发奋了3天,终于推进到第5页,便彻底缴械投降了。

转眼到了寒假,在母上大人的催促下,我不得不开始着手认真准备英语考试了,这才集齐了5个人投靠了云英语。本来是打算VB先学着,考GRE并不是件着急的事,但耐不住子聪搬出高中同学来忽悠(谁让我们有抱团上课的传统呢),就一起报了Y-GRE,现在看来这真是正确的选择,早考早省心。

先是一个学期的VB研修。

其实,现在看起来VB研修并不是专门针对GRE考试;VB是一项终身技能。它对于GRE考试之后的英语学习同样有重要意义。VB让我初步建成了学术阅读的词汇体系,掌握了一整套学习和理解单词的方法论——而这不论是对于GRE备考中生词的海量涌现,还是日后词汇量的不断积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前认单词,要么是电影或文章里见得多了自然就认识,要么是死记硬背背下来(然后马上忘掉);现在,VB教给我的是建立在词源基础上的图景式理解。所谓词源,就是从PIE词根出发,把握发音和词义两条线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连串单词就像葡萄一样拎出来了,相互的关联也很清晰。而图景式理解则是基于词源的本意,用这个词的核心含义,构建一副图景,从而使这个词所有细碎的意思都可以用这幅图来解释;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找到一个词的feel,来对一个词有母语一样的感觉——不论在什么语境出现,都能意会它的意思。(有关VB学习更详细的心得,请参经院考前辈的经验贴https://legacy.y-english.org/feedback/posts/013.html)

然后,大一暑假集中搞Y-GRE平台。

Y-GRE平台的主要脉络是把Verbal里所有题按不同学科主题分成模块,主要利用学科背景预处理和预测式图景阅读,按词汇预备、试题分析、作业练习和测验反馈的环节序贯展开。其中还会穿插几个人一起的Source补充阅读,或者说讨论组;因为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是理科生,所以补充的几篇都是文学类的阅读。

最开始几个单元是自然科学和生物科学,背景熟悉,题也相对简单;后来的文学艺术(人文)单元就有点晕头转向了,前面一点点积累的单词债也渐渐显露出威力。所以即便是有VB基础,单词也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还要时时回顾。

Y-GRE的词汇方面,比VB的群集性更明显。除了同源词以外,常见的近义词反义词也是一个重要的脉络。我还记得最极端的例子,Y-GRE有一个单元的词汇预备,从VB的recalcitrant"不服管"按同源词还有近义词和反义词一下子串出了一百多个词——这个词汇扩展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当然任务也很重!方法论还是按VB里学的那样,但是在建立图景的基础上,一定要明确精确的词义(韦氏),要看词典里的英文解释(韦氏)。而且,提醒大家,对那些长得像、意思也像但又有重要区别的词,一定要区分开。我当时就有一些这样的词记得不清楚有混淆,越到后来做题越心虚,最后考前一个星期才突击集中梳理明白。

关于TC和SE,最重要的方法是预测式图景阅读。简单来说就是读题干的时候时刻注意有提示作用的词,一边读一边建立起这段话的图像,要么是一个逻辑框架要么是一个场景;遇到空千万不能先看选项(否则就会被干扰),完整地读完题干后,对空里填的词做精确化预测(不是粗略判断好词/坏词这种的),然后去选项里找;最后看题干里有没有近义词反义词来double check。这种做题方法既不容易受到干扰项影响,熟练之后也可以加快做题速度。要注意的是,如果选项里没有找到和预设完美贴合的词,也不能脑补,把一个认识的词脑补出某个"可以有"的意思然后凑到空里去绝对是大忌!我在有一点对单词的feel的时候就很容易这么干,在练习和各种测验、模考里吃了不少亏。

然后是阅读。李浩老师从最开始就强调做标记的重要性。目的是让我们注意文章里的同义词反义词、提示作者态度和后文走向的词语。这样做的好处在前几单元我还没有很深刻的体会,但进入人文、文学、艺术方向以后,这样做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在这些领域,尤其是文学文章里,会出现很多飘渺的词汇和拐弯抹角的表达,读起来不知所云,而且感觉不停地往外冒新概念,也抓不住行文思路。在注意寻找同义词反义词以后,就会发现那些千奇百怪的词其实表达的只是少数的几个意思,而且多个飘渺的词结合起来以后,它们的实际意义就更容易理解了。但需要注意的是,考试的时候是没法做标记的,而且时间紧;所以临考的一段时间里要练习不做标记、快速阅读,每读一句话都掌握它本身的信息和它与上下句、段落、全文的关系,在脑中形成整体印象。这里快是关键的,读得快才能读到结尾还记得前面讲了什么,才能在做题的时候减少回去重读找信息浪费的时间(实际上基本没时间回原文去找)。而又读得快又能读到有用的信息,就需要精神高度集中(engage)。我个人感觉,形成整体印象这件事有时在不做标记的时候反而更容易,因为一做标记就倾向于钻进细节而忽视大局,而作者态度和情感色彩这种东西在熟练后自然就在阅读过程中渗透进脑子里了。

再说说数学。

数学基本没费太多时间准备,就只在正式考前的两个模考之间把OG上的题刷了一遍,总计遇到了4个意思不确定的词,剩下的就是初中生都能做得了的事情了。

其实两次模考数学都没全对,题简单也总会出一些小错,而且做完就懒得再看第二遍,所以考试的时候吸取教训特意从头到尾仔细检查了一遍,终于满分了

所以总结起来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认真仔细!不要嫌烦!

最后是写作。

写作到考前三个星期才开始准备。因为听说字数是分数的最强相关量,30分钟,issue600+,argument450+。而我自己写作文的头两大特点就是慢和少。虽然申请理工科对写作要求不高,那段时间还是紧张得简直要疯掉。考试前两天余大师跟我说他刚刚考完的经验:写作就是狂敲字,一定要准备点句子即使在大脑空白的时候也能不间断地往上敲;千万不要停下来想,因为根本来不及把想到的都写完。听到这我突然就不怕了。因为我写得慢一般都是怕构思的内容写不够要求的字数所以迟迟不敢下笔,写得少是因为缺乏把一个内容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的能力。既然现在的情况是想到的都来不及写完,我就不用怕凑不够字数,只管写就好了。

考试的时候运气也不错,碰到的issue题目正好想到了两个例子(肯定帮了我不少忙);为了尽量一刻不停地敲字,做到了句式单一用词单一,两篇都写到滚动条滚动了一两行的样子(余大师告诉我,子聪说一定要写到滚),最后分数还不错。

最后谢谢李浩老师、子聪、泰涵和一起学习的小伙伴!祝还在奋斗的同学们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