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英语:因学术而改变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劳作”言语的苦难根源

以现代经验来看,贫困是与失业紧密相连的。贫困法出现后,人们倡导以工作解决贫困问题。政客们反复告诉我们,“工作必有回报”,并且,要像《箴言书》中的好妇女一样,任何人都不要不劳而食。最能确保打击贫困的办法,就是让穷人劳作;而且在基督教时代,诚实劳动自有公平回报已是主流观念。劳动者受雇是值得的。

不过,工作并不总能让人走出贫困。不证自明地,劳作乃人类的命运,并且劳作未必就是希望获得维持生计之外的东西。在欧洲语言中,所有指称“工作”的词汇的词源都表明,工作作为一种强迫,当然不是为了工作者的富裕,而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命运。《传道书》3:22称:“人莫强如在他经营的事上喜乐,因为这是他的份。”在绝大多数欧洲语言中,表示劳作的词汇源于压迫、折磨、痛苦和迫害等心理意象。法语travail(还有西班牙语trabajo),像它的英语对应词(即travail,译者注),都是衍生自拉丁语trepaliare——折磨,使遭受苦难或极大痛苦。单词peine,表示刑罚或惩罚,也被用来表示艰苦的劳动,得费老大老大劲才能完成的事。德语Arbeit表示费劲、艰苦或苦难;它与斯拉夫语rabota(衍生词有英语的robot)同源,后者表示强制劳役或奴役。在罗曼语中,衍生自拉丁语laborare的词汇,已转义指犁地或耕地,尽管在意大利语中,lavoro也泛指工作。它的拉丁词源义指任何饱经艰苦挣扎才完成的事。

英语work源自印欧词根*werg-,经古希腊语ergon,表示不带惩罚意味的行为或行动;经拉丁语urgere表示压迫,逼近或强迫。它与哥特语wrikan(迫害)和古英语wrecan都同源。因此,在词汇"work"中,暴力是隐潜的,当我们提到wreaking havoc or vengeance时,它便以wreak的形式出现。"Toil"衍生自古法语(即toiler,译者注),原指争论或争辩、斗争和挣扎。

工作是逼迫与惩罚,一种事实存在的折磨。它连稳定的生计尚不能保证,遑论安好生活。在《圣经》中,我们可看到这方面的更古老的词源痕迹。《创世纪》称: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餬口。”《贴撒罗尼迦书》3:10中有一句箴言深受穷人的工头们的喜爱:“我们命你,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箴言书》更是频频提醒世人懒散与怠惰的危险,"怠惰之中房顶塌落,懒散之中房屋滴漏";“不可贪睡,免致贫穷”;“懒惰人叫差使他的人如醋倒牙,如烟薰目”;“懒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必受饥饿。”

古代的观念,尤其是埋葬于无人问津的词汇中的那些,余生长远。在18世纪,埃德蒙德·伯克反对他认为是行话的"the labouring poor",因为这一表述意味着那些生来注定要工作的人对自身命运的抵抗,不管他们的回报多么可怜。对于那些没有财富仅剩劳动的人来说工作即其命运,这一观念在形形色色的政治怀旧的想象中依然持续。随着穷人们在从与上帝亲近到一无所有的凄惨处境的下坡路上渐行渐远,如果工作被政客们以一种世俗的拯救的形式来提供给穷人,其救赎的力量也是在很长的时期内缓慢获得的。

我们应该仔细审视由惩罚性的联合政府提出的终结贫困方案,该方案宣称削减补助,不仅针对那些拒绝劳作者,也面向国内约六百万持有工作但报酬未能维持生计的人。尽管现代社会的财富蔚为壮观,工作的古老功能——作为堕落人类的命运——而非克服贫困的手段,显现在政府褴褛不堪的意识形态外衣中。政府从1834年《贫穷法》改革的宗旨中汲取改革方案的灵感。尽管削减福利开支,政府仍必须要补给不足的薪酬,分发津贴,用勉强的救济品勉力维持那么多人每日的艰苦劳动。这表明,工作,远非表现为减轻贫困,而是确认一种对生活更古老的诠释,即人类注定要"吃劳碌得来的饭"。词汇,有时会说出那些日渐空洞的政治说辞更愿掩饰的事实。

转译自:http://www.guardian.co.uk/commentisfree/2013/jan/14/language-labouring-reveals-tortured-roots1